2018年1月开始创作《星空下的山海经》系列至今,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提出“织体艺术”概念,目前还在继续探索与完善。此系列作品,共计划创作144幅,并配上144篇创作谈,形成这个文化织体,在12乘12的经纬线之间正好是一个世界圆。《山海经》是最能代表华夏民族想象力和世界观的一部奇幻地理书,以星空的方式每一次打开都会是孕育出新生命的子宫。“织体”本是音乐概念,织体主义者试图以“星空”抒情,重启“山海经”神性之原始母体,以绘画方式呈现知识,去构建一个细密而臻美,古老而神秘,奇幻而当代的文化织体;织体主义者多么像大蜘蛛在宇宙里织网,捕获各类信息碎片与文化知识,在《山海经》的空间结构与星空的时间形式里,让它们纷纷涅槃重生,这将是由绘画和文字共同构建去抵达的彼岸。
分享到:
剧情简介
作者:李川李不川
李川李不川,诗人艺术家,涉及织体艺术、诗歌、小说、绘本的创作。1989年生于甘肃庆阳,现居北京宋庄艺术区。2017年创作《星空》系列绘画作品。2018年开始创作《星空下的山海经》系列绘画至今,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提出“织体艺术”概念。2014年与2016年在北京举办个人画展,参加全国各地艺术展二十多次。为《民间文学里的中国》《大桶》《绿野红纱》《巨鲸歌唱》《桃夭》等十多本书籍创作封面或插画。有作品在《中国青年》《青年作家》《北京文学》《海外校园》《一行》《青年诗歌年鉴》《中国新诗排行榜》《中国当代诗歌赏析》等发表。著长篇小说一部,创作诗歌四百多首,著诗集《一切都很善良》《星空下的宋庄》等。
中法文化交流主题作品《耳鼠灭火》
2019年4月15日(当地时间)下午6点50分左右,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。这种震惊与悲痛在网络瞬间传遍地球村,耸立在塞纳河西的堤岛上,拥有856年生命的哥特式建筑,在大火中哭泣、挣扎,当中轴尖顶被大火斩断的那一刻,法国村民,世界村民,及《山海经》中的耳鼠,都无比绝望与悲痛!
人鱼的故事
谈到垃圾,浩瀚地球,万物之母,正在遭受不可逆装的白色污染。全球废塑料存量63亿吨,现在还在争分夺秒的壮大组织。要降解它需要2000年,土地、人类、海洋无一幸免。1902年奥地利科学家马克斯·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,19年后,他在自己的实验室中上吊自杀,在临死之前,他曾连续三天彻夜未眠的实验,只为能找到一种可以降解塑料袋的方法。他最终失败了,他在最后实验笔记中写道,自己的工作本来想造福社会,如今对全。从山海经开始活到现在,它最少有两千多岁的高龄,但它和其他正在面临灭绝的的鲸鱼,海豹,海龟,北极熊的命运一样,会把海里的塑料袋,油桶,饮料瓶,易拉罐当做食物吞到肚子里,死于饥饿与无意识。我画出钻进塑料袋里的人鱼,在挣扎中浮出海面呼救,时间定格在这一瞬,希望看到的人类能明白,那个时代超自然生物不会被现代社会垃圾所玷污的道理!人类的负罪感让他无法再活下去。
九首之凤
九首之凤,我把九凤的九个头,分别画成九位伟大女性的脑袋。中间是圣母玛利亚,她的正下方是居里夫人,再按顺时针,分别是罗兰夫人,加布里埃·香奈儿,西蒙娜·波伏娃,希妮德·奥康娜,屠呦呦,汉娜·阿伦特,玛丽娜·阿布拉莫维奇,这九位女性涉及到宗教、科学、政治、时尚、女权、音乐、医学、哲学、艺术九个不同领域。她们在各自领域有着不可取代的贡献,并将持续的影响着世界,引领着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。
影子与灵魂
当我不分昼夜画完鰼鰼鱼时,喜鹊早已飞入丛林深处,正如我想画一位女神坐在秋千上穿越星际。画完时,她已变成猫面人身,问题的重点不是鱼与猫的浪漫爱情之旅。我不安的情绪让我的思维善变,我的画笔忠诚于我的内心。
八足牛踏乐图
西班牙画家巴勃罗·毕加索喜欢画牛,所以他很牛,很超级公牛。无论在《格尔尼卡》中象征法西斯面目狰狞的斗牛立耳如刀,还是在《斗牛士》中色彩灿烂得一塌糊涂都无法遮盖在悲剧下谢幕的英雄,亦或在十一幅连画的《公牛》中一个庞然大物最终变为寥寥数笔依然牛气冲天。这些是毕加索笔下的公牛形象,我笔下却是一只来自山海经中的母牛。
豪彘之问
在画笔的挥舞之间,作者尝试描绘出一个性感且无所畏惧的豪彘形象。它,作为画的主角,拥有坚定的眼神和野性的力量,仿佛可以征服一切。然而,当它与洛水中那位白色脸谱的人物四目相对时,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悄然展开。
有教无类
孔夫子捋着胡子说过,有教无类,这里的“类”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别。在山海经中,类是一种雌雄同体的灵猫,它长着人的头发,人吃了它就不会嫉妒别人。我画类时,把汉代画像中的元素刻回了亶爰之山上,山海经成书于先秦,画像砖起源于战国末期,我想它们二者之间,在时间与文化上可能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。类的脚下还踩着一条大鱼,我不知道类喜欢吃什么,我以前养的猫玫兰妮喜欢吃鱼,我想类也喜欢鱼,吃与不吃那是它自己的事情。写到这里,亶爰之山下的水流卷起了一个美丽的浪花,这是它同意我的观点,夜空的北斗七星也为我点了七个赞!